招聘会信息
广西民族大学武鸣校区理工类专业2025届毕业生联合招聘会时一间:2025-4-15 9:00
开始前提醒我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日历提醒功能,
进入日历界面后,您可以调整提醒时间,
以便您准时参会哦~
地一点:广西民族大学武鸣校区 学校校前广场旁长廊(“实验楼”一侧)
主办方:广西民族大学
单位报名 参会单位
招聘会说明
尊敬的用人单位:
衷心感谢贵单位对广西民族大学就业工作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为搭建用人单位与我校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交流平台,材料与环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兹定于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举行广西民族大学武鸣校区理工类专业2025届毕业生联合招聘会。
在此诚挚邀请贵单位到校招贤纳才,洽谈校企、校地合作。
参会单位须知:
一、时间: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9:00—12:00
二、地点:广西民族大学武鸣校区 校前广场旁长廊(“实验楼”一侧)
三、规模:预设展位30个,预计参加学生600人
四、费用:双选会不收会务费
五、食宿:双选会当天提供饮用水,用人单位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等由各单位自理
六、报名:(一)登陆广西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jy***.cn[点击查看],
1、已注册单位用账号登陆进入网站企业管理平台,
①《广西民族大学用人单位入校招聘公函》;②《广西民族大学宣讲会意识形态承诺书》;③营业执照报名截止日期为:4月13日(星期天)18:00。3、参会资格审核、确认及入场签到:(1)参会资格审核:从
4月11日起,我们开始集中审核企业的双选会报名申请,如果遇到展位安排紧张的情况,将以学院的实际情况和毕业生的需求安排参会企业,审核结果将通过企业微信端
(云校招企业服务平台)通知企业联系人,请耐心等候审核结果,无需致电催促。
(2)参会意向确认:4月14日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将通过电话确认是否参会。
(3)入场签到流程:请所有进校招聘人员收到电话确认后开始进行入校审批申请。打开以下链
in***.cn[点击查看],第一步进校人员须先注册;第二步注册完毕后登陆,材料与环境学院“玄濮睿”、建筑工程学院填“李凯”、应用技术学院填“吕玉敏”,申请理由填写“应邀参加4月15日招聘会”,访问时间选择“4月15日”当天1天;同时上传个人近一、两天的照片到“我的-照片设置”(照片要清晰的大头照)。
本次招聘会单位签到为现场纸质版签到。
七、参会说明学院为每家参会企业免费提供标准展位一个,提供一张桌子(120cm*65cm)、两张椅子(两张方凳),统一制作展位小条幅(含展位号及单位名称),参会单位可根据需要自备易拉宝、海报以及其它宣传资料。此次招聘会每家参会企业入校人员最多两人,如有其它特殊要求请与相应学院老师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材料与环境学院联系人:玄老师联系电话:0771-3263607E-mail:619126869@qq.com建筑工程学院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0771-3263627E-mail: 363762353@qq.com应用技术学院联系人:吕老师联系电话:0771-3262615E-mail: 1935413589@qq.com 材料与环境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2025年4月3日 材料与环境学院简介材料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20年4月,是学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地区发展重大需求而组建成立的新工科学院。学院坐落于武鸣教育园区,建筑面积15464m²,其中专业实验室面积8739 m²,工程实训中心面积1000 m²。
学院现开设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个本科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环境工程是校级特色专业。学院设有纳米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与化学化工学院共同建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建有广西先进结构材料与碳中和重点实验室(区级)、“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工信部)、广西高校环境友好材料及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宁市新能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摩擦材料研究所、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材料工程实训中心等科研和教学平台。
学院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工程人才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设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现配置有扫描电子显微镜、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线、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金属3D打印机、机器人实训平台、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气相色谱仪、平板硫化机和复合材料成型挤压设备等大型实验仪器,建有专业实验室70余间,并建有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北京)1个。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表现优异,屡获佳绩,其中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铜奖2项,自治区金奖6项、银奖18项、铜奖8项;在全国金相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个人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在全国大学生成图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建行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三等奖2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西区赛中获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5项。
学院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博士48人,在读博士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5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才1人,海南省“拔尖人才”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1人,广西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人,中国科协中外优秀青年交流计划项目人选1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青年学者”团队3个。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较为突出。全院各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课题资金累计达1000多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4项,获得授权24项,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CI/EI、中文核心刊源48篇;获省部级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学院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积极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不断提升服务社会功能。学院先后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广州材料所、中车戚墅堰研究所、广西碳酸钙产业研究院、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吉利百矿集团有限公司、国核宝钛锆业公司、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诺方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国塑管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宏旺集团等多家区内外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承接各类横向项目15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达230万元。
学院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十四五”规划的指引下,秉承广西民族大学“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把学院建成区内一流工科学院,为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贡献一份力量!
附表:材料与环境学院2025届毕业生人数一览表专业班级毕业人数男生女生2021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55
31
24
2021级环境工程1班
31
13
18
2021级环境工程2班
34
10
24
2021级金属材料工程
51
39
12
2021级智能制造工程
58
35
23
2022级材料与化工(研究生)
55
37
12
总计
278
165
113
建筑工程学院简介广西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组建于2019年6月,位于武鸣教育园区,建筑面积12530m²,其中专业实验室面积9698 m²,实训中心面积1332 m²。学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精雕细琢建精品,励精图治筑栋梁”院训精神,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与同类院校错位发展,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积极探索“产学研”互动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将建筑工程学院打造成区域领先、民族院校前列,且在东南亚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才培养小高地。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政治方向明确、政治素质可靠,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社会责任感、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建筑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强建设。学院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内培外引,不断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出台教学科研管理办法,促进教师潜心问道;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良好教风。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博士化比率逐年提高,师资结构日趋合理,团队建设成效明显。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4人,管理人员5人,教学秘书1人,辅导员3人,实验员3人。在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9人,高级职称占38%;中级职称17人,占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工13人,占29%;具有硕士学位的教职工31人,占70%。现有柔性引进人才1人,在读博士4人,攻读博士后2人。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1人,“爱思唯尔”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1人,八桂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西高层次人才E类、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1人,广西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1人,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团队1个。有兼职教授14人。
教学科研促发展。学院大力实施教学改革,重视大数据时代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数智化”改造,致力于打造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2024年,学院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49项,获得立项13项,其中省部级3项,各类横纵向课题到账经费96.1万元。发表高质量论文(核心期刊以上)25篇,其中SCI收录16篇占总量的64%,EI收录2篇。 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计算机软著2项。申报了工程运维智能监测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设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3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生1088人。2024年,获区级教改项目A类1项,B类1项,区级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1项;获区级大创项目13项;获校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校级微专业课程1门、校级教材建设课程2门;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组织考研和考公经验交流会,学院2024届毕业生考研8人,考公7人,学院2025届毕业生233人,目前已统计考研报名人数53人,考研报名率22.75%;学院顺利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144 项支撑材料内容完备、数据准确,为高质量完成评估报告提供有力支撑,真实全面地反映学院办学情况。
人才培养重质量。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顺应建筑智能化、信息化对建筑人才的需求,大力实施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强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培养了一大批思维活跃、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学生。2024年,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获国赛铜奖1项,实现了国家级奖项上零的突破,获区赛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2项,获校赛金奖2项、银奖7项、铜奖9。学生就业质量高,2024届毕业生总人数138人,截止2024年8月31日,就业117人,就业去向落实率84.78%,高于全校平均率0.25%。其中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72人,升学8人,地方和国家基层项目8人;录为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7人;入职国企47人,占总签约人数的66.67%。2024年9月以来,学院陆续组织开展毕业生宣讲会8场,专业性招聘会1场,为2025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截至目前已签约29人,签约率12.44%。
新征程上,学院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攻坚克难、奋力作为,以更扎实的工作,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谱写建工新篇章。
附表:建筑工程学院2025届毕业生人数一览表专业班级毕业人数男生女生2021级土木工程1班
35
28
7
2021级土木工程2班
37
30
7
2021级土木工程3班
33
29
4
2021级工程管理1班
59
32
27
2020级建筑1班
33
13
20
2020级建筑2班
36
14
22
总计
233
146
87
应用技术学院简介广西民族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成立于2021年12月,学院位于广西民族大学武鸣校区,是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大战略,开展专科起点本科集中办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院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办学资源和现有普通本科专业,开设有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自动化、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会计学、金融学、体育教育、视觉传达设计、国际商务、越南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和法语共19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567人,2025届毕业生1458人。
学院以理工科为主,工、文、管、艺、体兼备,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探索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有效途径,坚持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构建完善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适应时代需要、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学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表:应用技术学院2025届毕业生人数一览表专业班级毕业人数男生女生2023级智能制造工程(专升本)01班534942023级智能制造工程(专升本)02班535032023级智能制造工程(专升本)03班545042023级智能制造工程(专升本)04班493316 相关附件
武鸣校区双选会招募宣传信息.docx
2025年4月3日
《广西民族大学宣讲会意识形态承诺书》.doc
2025年4月3日
《广西民族大学用人单位入校招聘公函》.docx
2025年4月3日
参会单位
现场招聘
网络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