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
APP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的应届生 » 宣讲会信息

宣讲会信息来自企业HR和官方公开信息。欢迎企业HR主动把贵公司的宣讲会信息提供给我们发布,请邮件联系我们。
Email: xjh@yingjiesheng.com,邮件标题中注明:宣讲会+公司名称 (备注:邮件标题中不注明宣讲会将拒收邮件)

实际情况中,少数宣讲会场次可能临时改变时间、地点、甚至取消。对此,本站提醒大家,宣讲会开始前,可与相关企业和承办学校联系确认。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度“新质发展 强国有我”校园招聘双选会

发布时间:2024-05-13

类别:中型   校内 时间: 05月27日 13:30 - 17:00 地点: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知行堂

尊敬的用人单位代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推进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时更有针对性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抢抓春季就业关键期,加强学院、毕业生、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学校拟举办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度“新质发展 强国有我”校园招聘双选会,现诚挚邀请相关用人单位报名参加。

一、双选会基本情况

1.举办时间:

2024年5月27日(周一)13:30-17:00

2.举办地点:

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知行堂

3.单位规模:

10-15家

二、报名方法

1.报名方式。请用人单位在学校就业信息网(ww***.cn[点击查看])注册,经审核注册信息后,在后台“报名参加双选会”栏目中选择“2024年理工类人才就业实习实践双选会”并提交。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20日16点。我单位将后续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沟通,确认参会信息及注意事项。

2.收费和服务。双选会不收取任何费用,现场为用人单位提供两人展位,单位可根据需要携带易拉宝、海报等宣传材料。报名成功单位建议届时进校参会不超过2人,进校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因校园面积所限,无法保障停车,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校。

咨询电话:

13241480920 王老师(招聘会服务保障)

010-68939899(线上注册)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

2024年5月13日

 

学院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7年。建院以来,立足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积极实施工程教育和新工科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民族信息素养的高水平新型工程人才。学院现有本科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含第二学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以及民族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2年,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中央民族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合作本科教育项目)。同时,学院也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领域)、现代教育技术2个专业硕士点。上述本科专业按照两个大类招生: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在本科专业中,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2年软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202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2022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软科排名A类。

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与通信系、公共计算机教学部(负责全校的公共计算机教学)和实验中心;拥有民族语言智能分析与安全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一带一路”民族文化大数据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工程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9人,先后有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称号;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物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民委中青年优秀人才计划”项目;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多年来学院积极投身以科学技术创新赋能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努力践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服务范围拓展到民族语言信息技术处理、网络舆情与安全治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智能分析、民族事务信息化建设、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973”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86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和国家民委科研项目、北京市教改项目。其中“计算机数据库及文字处理技术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民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藏缅语族语言研究”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成果二等奖”,其他奖励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出版数十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近千余篇学术论文,获得数十项发明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在教学改革方面,获批国家级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北京市优质课程2门,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课程1门,国家规划教材1部,北京市优质教材1部,1部教材入选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优秀教材奖,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含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51项,发表教学论文79篇,出版教材近23部。

学院注重培养大学生学科创新实践与应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学生在国家及北京市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殊荣。学生团队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竞赛中屡创佳绩。

学院加强国际交流,拓宽合作育人的国际渠道。与加拿大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和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Stout实施了2 2的联合培养学生项目,与爱尔兰的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实施了3.5 1.5联合培养学生项目,与意大利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Cassino e Lazio Meridionale签订了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的双边协议。2023年学院在海南校区与澳门城市大学联合实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联合学生培养项目。

 

2024届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共约400人,其中本科生约300人,研究生约100人。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有人才需求的单位来校选才。

 


扫一扫分享本页


如有不能访问的链接,请至源网站访问。

联系电话: 010-68939899

Email: mucjyc@163.com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隐私条款 | 触屏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帮助指南 | 我要招人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2015550号-13|电子营业执照/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551 号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防范劝阻电话和短信统一专号:962110,网民接到962110电话,请立即接听。

Copyright ©前锦网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版权所有